2023-2024年空拍機無人機法規精華必讀懶人包
在無人機管理規則方面,主管機關民航局設有一個網站專區,裡面的資訊相當詳盡豐富。不過,對新手來說訊息實在太巨量!
以下是我為讀者們分析與解讀後的精華,方便各位快速了解重點。
先來了解名詞,無人機與空拍機是什麼?
無人機: 無人機來自英文翻譯 UAV = Umanned Aerial Vehicle,亦俗稱 drone。廣義上為不需要機師登機駕駛的各式遙控飛行器皆屬之,包括: 飛機、直升機、無人多旋翼機......。
空拍機: 配備至少一組攝影器材的飛行裝置被稱為「空拍機」,攝影機可以採用內建或外掛方式。
在台灣,提到無人機或空拍機,泛指 25 Kg 內的無人多旋翼機,或四軸飛行器,或四軸直升機。不過,由於搭載攝影機已十分普遍,無人機或空拍機之名稱界線已日漸模糊,兩者通常可以混用。
無人多旋翼機是藉由調整不同旋翼馬達之推力,進行飛機姿態控制。包括: 停懸、平飛、轉向、側飛......各種動作。
其他無人多旋翼機形式,還包括六旋翼和八旋翼。旋翼越多馬力就越強,在移動性、操控性、載重量、穩定性、抗風等方面都更優秀。但旋翼較多,馬達與其他零件也增多,電池相對耗電大。
空拍機的戶外定位方面,目前都會結合天空上的 GPS 衛星。能透過 GPS 掌握位置,便可衍生許多功能,例如一鍵返航、航點飛行、跟隨飛行......。
空拍機的鏡頭部份通常會安裝在機械防抖雲台上,能在拍攝時保持影像穩定。操作者能透過遙控器或 app 控制鏡頭的俯仰角度,如 0 度到往下 90 度。
為方便各位讀者檢索閱讀,本文將分成多個部份說明 (現在支援文章內跳躍,請點擊目錄小標直接切換段落/Part):
[目錄,請點擊]
#1 空拍機無人機之註冊、考照
一般民眾(自然人)想接觸空拍機,心裡的第一個疑問,通常是「註冊與操作證是否需要?」
簡單說,一般民眾使用空拍機,是用重量去區分責任義務。
(1)免註冊: 空拍機起飛重量 < 250 g 不需要註冊。這是最輕鬆入門的方式,到手後可直接在合法的開放空域內使用。
(2)需要註冊:空拍機起飛重量在 >250 g 到 < 2 Kg 範圍內,均需要註冊。註冊就是去主管機關付費登錄,之後再將號碼標示在機身上。
(3)操作證: 大於 2 公斤之遙控無人機皆需要考操作證。
由於重量越大危險性就增高,所以依空拍機重量做基本分類是合理的。它也代表個人飛航技術進步後,未來換機的進階路線。
若在室內或有屋頂空間,則不受無人機法規約束!
(然而,除非室內空間寬廣,否則不建議在室內飛。因為障礙物太多,超容易摔機或損傷)
#2 遙控無人機管理規則 自然人 vs 法人
自然人(= 一般民眾): 使用空拍機是以休閒娛樂為主,相關規定比較簡單。不過飛航時的限制比較多,且完全不能解鎖(無法透過申請方式解除飛航限制)。活動區域與操作: 在政府公告之綠區與黃區範圍 & 遵守操作限制項目。紅區絕對不能飛,違者會有罰款。
法人(=公司或組織之用戶): 使用無人機可商用或執行任務,相關空拍機資格比較嚴格,持有空拍機不論重量多寡都得註冊。平時的活動空域與操作跟自然人一樣。不過他們有解鎖的權利有些飛航時的限制,可以透過申請並於核准後解禁。例: 申請通過,紅區也能飛。
法人的應用可能涵蓋空拍、監測、研究、農藥噴灑、夜間及人群上空飛行等應用,必須有操作證、保險投保,並通過申請核准。
#3 空拍機無人機 自然人適用禁航規定
空域確認方面,最簡單最即時方法,是查詢無人機規範管理系統的「空域查詢」功能。
有以下方式:
(1)手機 app - iOS - Drone Map 無人機空域查詢
(2)手機 app - Android Drone Map 2.0 - 無人機空域查詢
(3)透過電腦 & 瀏覽器網址 https://drone.caa.gov.tw/
註: 手機版 app 均需要先用電腦版搭配讀卡機 + 健保卡完成註冊,之後再回到 app 登入。
紅黃綠三色空域標示,為所有台灣無人機使用者之共通基本原則。
紅色區域
一般民眾完全禁止飛航。
綠色區域
允許使用空拍機的範圍,且飛行高度為離地 120 公尺內。遵守操作限制項目,可從事遙控無人機活動。
黃色區域
限制飛行高度為 60 公尺以下,其他規定與綠區皆同。
#4 30-30-30安全原則
新手空拍機使用者最常發生的錯誤,通常是信心太滿,對距離感不夠敏感。
30-30-30 安全距離原則,乍看之下對 249g 以下小飛機來說也許寬廣了點。
不過各方向 30公尺象徵容錯機會大增,操作者較不容易因失誤發生碰撞或摔機。
這尺度可以幫用戶過濾太狹窄或不適合的場地,能符合條件的空域是相對安全的。
#5 空拍機無人機 5 要 vs 5 不要
空拍機五要
(1)要在白天飛行
(2)要在視距範圍內進行操作
(3)要低於 120M 飛航高度 (綠區) 或低於 60M (黃區)
(4)要隨時監視遙控無人機之飛航及其周遭狀況,安全第一!
(5)要遵守管理規則之操作限制
空拍機五不要,其實就是所謂的操作限制!
(1)不要與其他航空器、建築物或障礙物接近或碰撞
(2)不要投擲或噴灑物件
(3)不要裝載危險物品
(4)不要於人群聚集或室外集會遊行上空活動
(5)不要同一操作人同一時間控制二架以上遙控無人機
最完整操作限制之定義,這裡最準確: 遙控無人機所有人操作人違反民用航空相關法規量罰標準表)
自然人須遵守操作限制項目。簡單說,就是禁止且無法解鎖。
法人通過能力審查,經申請許可後可執行操作限制排除,也就是解除某些飛航限制。
重要: 沒有透過事先申請操作限制解鎖,都屬於違法!
違反操作限制者,將依違規事項罰款,例: 飛行於禁航區與超過飛航高度,廢證併處新臺幣三十萬元罰鍰。因此,絕不可掉以輕心!
#6 空拍機無人機之禁航區
公司或組織用戶(法人),平常基本上比照自然人規定。
但可透過申請於核准後解鎖紅區禁航或操作限制,例: 綠區飛行限制,遊行、集會、夜間、噴灑作業......。詳情請參考交通部民用航空局無人機專區之相關說明。
簡單說,法人用戶跟一版民眾平常的規定是一樣的,但法人可以透過申請解除限制,自然人則完全不可以申請。
另外,由於法人用戶申請操作限制排除,都屬於執行複雜業務,所以需要檢附保險證明。
#7 空拍機無人機 4 項操作限制
以下是公司或機關用戶,可排除的四項操作限制:
(1)法人取得基本級、高級專業操作證皆可排除。
(2)距建築物及障礙物 30 公尺以內之作業,含:高速公路、快速公道路、快速道路、鐵路、高架鐵路、地面或高架之大眾捷運系統。
(3)於移動中之航空器、車輛或船艦上操作。
(4)最大起飛重量 < 25 Kg,且裝置導航設備之遙控無人機,最大飛行速度每小時超過 160 公里或 87 海浬。
(5)延伸視距飛航。
以上僅限法人/公司用戶,一般民眾無法解除操作限制。
#8 空拍機無人機之 7 個注意事項
(1)不可酒駕
酒精濃度不得超過血液中 0.02% 或吐氣每公升 0.1 毫克
(2)日間操作
日落後至日出前禁止飛航無人機!如有商業或特殊需求 須於夜間操作,得事先申請許可證
(3)須遠離高速公路、鐵道、建築物障礙物 30M,禁止飛過人群聚集處上空
(4)限速
25KG 以下空拍機飛行時速不可超過 87 海浬 (約 160KM)
(5)限高
綠區飛行最大高度限於 120M 內。黃區 60M 以內
(6)無照操作無人機,罰鍰 6 萬-30 萬元,禁飛累犯罰 150 萬元!
(7)請隨時留意最新法規
2023-2024年空拍機無人機法規精華必讀懶人包
(pixnet-01261 part 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