鏡頭自動對焦馬達技術介紹【CANON NIKON SONY SIGMA TAMRON 5個廠牌的AF馬達技術】
目前 5 個相機鏡頭品牌 AF 驅動馬達技術摘要表 (範圍: 針對同時相容 vlog 錄影與拍照之兩用鏡頭)
(CANON、NIKON、SONY、SIGMA、TAMRON)
品牌 |
AF 驅動單元名稱 |
馬達基本技術 |
現在與過去的馬達技術 |
鏡頭範例 |
CANON |
STM (可分導螺桿式STM 與齒輪式 STM) |
STM (步進馬達) |
STM |
RF10-20mm F4 L IS STM |
NIKON |
STM |
STM (步進馬達) |
SWM(AF-S) |
多數 Nikkor Z,包括 S Line,NIKKOR Z 24-120mm f/4 S |
SONY |
XD LM |
線性 |
XD LM(極高動態線性馬達) |
最新 GM 鏡頭,特別是支援 vlog 拍攝,SEL2470GM2 |
SIGMA |
HLA |
線性 |
HLA(高速線性馬達) |
Art 60-600mm F4.5-6.3 DG DN OS | Sports (首支導入HLA),50mm F1.4 DG DN | Art |
TAMRON |
AF 驅動單元名稱 |
線性 |
VXD(音圈線性) |
17-50mm F/4 Di III VXD |
註: 本文所有表格資料取材自官方網站或手冊,以及網路資源,已儘可能核對校訂。萬一原廠資料有修訂或更新,或內容發生誤植、錯誤......,有可能無法立即修正時,請以原廠正式資訊為準。
為方便各位讀者檢索閱讀,本文將分成多個部份說明 (現在支援文章內跳躍,請點擊目錄小標直接切換段落/Part):
[目錄,請點擊]
鏡頭自動對焦馬達技術介紹【CANON NIKON SONY SIGMA TAMRON 5個廠牌的AF馬達技術】
#1 你可能不知道的 STM 祕密! (2023/10/12)
自動對焦馬達: STM步進馬達 vs 線性馬達
#1 你可能不知道的 STM 祕密! (2023/10/12)
不少相機玩家會認為 STM = 低價品。
引發論戰的來源是甫於 10/11 發表的 CANON RF10-20mm F4 L IS STM發表訊息懶人包 (點擊參考)。
有些網友批評道:「它沒有使用 USM 超音波馬達,卻使用了 STM! 不符合 L 鏡身份,又在省成本擠牙膏......」
其實是這些老兄不懂,讓 STM 被誤解了。那只是一種先入為主的錯覺!
例如: 過去 CANON 確實是以 USM 馬達為主流,當年超音波馬達(USM = Ultra Sonic Motor,超聲波馬達) 刊稱為一項先進技術。所以,才特別被佳能用在鏡頭名稱內, 已彰顯其特殊性。
CANON 前後發展了 4 種 USM,包括:環型 USM (1990 年)、Micro USM (1991 年)、Micro II USM (2002年) 和 Nano USM (2016 年)。
隨著相機錄影功能需求日益大增,CANON 在 2012 年發表了對焦馬達 STM。此技術因其以步進馬達 (STM = stepper motor)為主體而得名。
這種 STM 馬達的開發特別考慮到錄影拍攝,因為它能實現非常平滑、安靜的對焦變化。
重點來了,CANON 是為了兼顧拍照與影片拍攝而開發的 STM,從來沒有把它定位在低階品!
因為 vlog & 錄影有兩大要求必須滿足: 運作平順 & 運轉無聲。這是 STM 的價值。
以下是 CANON STM 技術示意圖。本STM 系統使用精密的步進馬達,一次移動一個微小增量。它透過直流電與多個線圈組,按照一定順序向線圈組供電便會使馬達每次旋轉一步。更多的線圈組能實現更精確的步進或運動。
STM 鏡頭不僅適合靜態攝影,對於錄影(視頻)來說更出色。因為 STM 系統內步進馬達能產生平滑、安靜對焦之優點。
當尺寸是優先考慮時,佳能會使用齒輪式 STM (Gear STM)。這種技術使用螺旋齒輪來驅動 AF 組件,並不占用太多鏡頭內空間。
所以,平價的輕巧鏡頭會常用 STM,主要是維持小型的外觀。不少一知半解民眾的錯誤認知恐怕都來自這裡,誤認為 STM 是平價的輕巧鏡頭的代名詞。
最近討論度極高的新鏡頭 CANON RF10-20mm F4 L IS STM,實際上內部是採用螺桿式 STM (Lead-screw type STM)。
雖然名稱都是 STM,但螺桿式 STM 系統是搭配較大型鏡頭。
螺桿式 STM 比小型鏡頭中的齒輪式 STM 之組件體積更大,但操作更快速和更安靜。
現在從規格上,我們已知螺桿式 STM 較為優秀。但佳能需要面對一種考驗,實際上 L 鏡搭配 STM 是第一例。CANON RF10-20mm F4 L IS STM 的實際 AF 運作之表現是怎樣? 這只能在發售後,透過使用者的體驗回饋來證明。
(註: 撰文當時的 YouTube 開箱影片,所有人都用了生產前的樣本鏡頭 (pre-production),並沒有任何人抱怨 STM 對焦問題。資深攝影頻道Camera Labs 主編 Gordon Laing 表示: 「RF10-20 成為 L 系列中首支採用 STM 馬達的鏡頭,這可能是由於其輕巧的對焦組。它在對焦方面比舊的 EF 11-24 更快,也更平滑,這對攝影師會很有幫助。新鏡頭還不會重置對焦距離,這使它能夠更快啟動......」)
NIKON 的無反 Nikkor Z 鏡頭也大量使用 STM。看上的點也是它的高速、安靜自動對焦。
事實上,NIKKOR Z 絕大多數鏡頭都是透過 STM 驅動 AF,包括最高階 S-Line。
尼康也有超音波馬達,他們家稱為 SWM (寧静波動馬達)。
NIKON 還有較新的 SSVCM (平滑高速音圈馬達),首次被用於 Nikon Nikkor Z 400mm f/2.8 TC VR S。
SONY E 接環方面, 適合 vlog 用的最新鏡頭,均會採用 XD LM,這是一種新款線性馬達。
過去,SONY 也有在他們家鏡頭用過超音波馬達與步進馬達。
SIGMA 方面,在必須兼顧攝影與 vlog 拍片需要的鏡頭,則是使用自家線性馬達 HLA (High-response Linear Actuator)。
SIGMA以前也用過 HSM(超音波馬達) 與 Stepping Motor(步進馬達) 。
TAMRON 目前用於 vlog 的鏡頭,最新款起已開始搭載最新 VXD,屬於線性馬達。
TAMRON 也用過其他種類馬達,包括: RXD(步進)、HLD(無刷)、USD (超音波)、PZD(壓電式超音波)。
短評:
那一種 AF 馬達最好? 這並沒有絕對答案,廠商各有支持的技術。而且,會隨時間演進與改變。
STM 比較低階嗎? 不是! 尼康連高階鏡系 S-Line 都有使用。
超音波馬達是自動對焦馬達至尊嗎? 不對,若需要兼顧 vlog 拍片,就當前趨勢看來,超音波便不會被優先採用。包括 CANON 自己也是一樣的考慮,至少他在 L 鏡已跨出第一步。
就目前而言,相機品牌想追隨 vlog 大潮流兼顧拍照與錄影需求,基本上將會採用 STM 步進馬達或線性馬達。未來 AF 馬達之進化,最可能會從這兩條線持續發展下去。
來源: TNC,Twitter,Asobinet, Ymcinema,Canon Rumors,PetaPixel,網路...... camera decision......
Title:鏡頭自動對焦馬達技術介紹【CANON NIKON SONY SIGMA TAMRON 5個廠牌的AF馬達技術】
Pixnet 148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