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NON EOS R8與EOS R6 Mark II比較表【快速比較懶人包 規格差異有哪些?】
有人說:「CANON EOS R8 是一台少了機身防手振的 EOS R6 Mark II。」
取消 IBIS 的確是一個重點,但不是全部。
別忘了,EOS R8 與 EOS R6 Mark II 價差高達 US$1000,或約 3 萬新台幣。
以佳能的精準產品分級能力,基本原則便是一分錢一分貨。
想了解 CANON EOS R8 與 EOS R6 Mark II 兩者規格差異有哪些?
請參考這篇機型規格比較特稿!
EOS R8 的快門耐久性約 10 萬次。
為方便各位讀者檢索閱讀,本文將分成多個部份說明 (現在支援文章內跳躍,請點擊目錄小標直接切換段落/Part):
[目錄,請點擊]
#1 基本情報 & 影像感測器比較
EOS R8 確實沒有 IBIS,所以也不會有鏡頭 OIS 與 IBIS 協調運作。
R8 防手振必須仰賴內建光學 IS 功能的 RF 鏡頭或 EF 鏡頭 (搭配 EF-EOS R 轉接環)。
不過,EOS R8 在錄影時,可以搭配機內建的電子 IS 防手振。亦可啟動電子 IS + 鏡頭光學 IS 協調控制 (當鏡頭有支援時)。
電子 IS 防手振功能可補償影像外圍的模糊,並穩定影像。但缺點是攝影範圍會變窄。
此外,EOS R8 不提供快門防塵窗簾功能。
基本情報 & 影像感測器 |
EOS R8 |
EOS R6 Mark II |
發售日 |
2023/4 |
2022/12 |
上市價 |
Open price 約 264000日圓,US$1499 |
Open price 約 356400 日圓,US$2499,NT$76900 |
感測器尺寸 |
FF 全幅 |
FF 全幅 |
感測器格式 |
Dual Pixel CMOS |
Dual Pixel CMOS |
有效像素數(萬像素) |
2420 |
2420 |
最大記錄像素 |
6000×4000 |
6000×4000 |
長寬比 |
3:2、×1.6、1:1、4:3、16:9 |
3:2、×1.6、1:1、4:3、16:9 |
低通濾波器 |
有 |
有 |
IBIS 機身內影像穩定/防手振 |
無 |
支援 (五軸) |
鏡頭 OIS 與 IBIS 協調影像穩定(補償檔數) |
無 |
支援 (最多 8.0 級) |
除塵功能 |
超音波 |
超音波、快門閉幕功能 |
#2 處理器比較
EOS R6 Mark II 提供雙記憶卡插槽,它的上一代 EOS R6 也是。
EOS R8 只有單記憶卡插槽。
處理器 |
EOS R8 |
EOS R6 Mark II |
應像處理引擎 |
DIGIC X |
DIGIC X |
RAW輸出格式 |
14bit、RAW、C-RAW、DP RAW、RAW burst |
14bit、RAW、C-RAW、DP RAW、RAW burst |
其他輸出格式 |
HEIF |
HEIF |
記錄媒體/記憶卡 |
SD UHS-II |
SD UHS-II |
記憶卡插槽 |
1 |
2 |
#3 曝光比較
兩者在曝光性能方面,幾乎沒有差別。
但佳能還是拿掉一個自訂拍攝模式,只為 EOS R8 留下 C1 & C2。
曝光 |
EOS R8 |
EOS R6 Mark II |
測光分割數 |
384 區 |
384 區 |
測光方式 |
評價測光、局部測光、點測光、中央重點測光 |
評價測光、局部測光、點測光、中央重點測光 |
測光範圍 |
-3~20 |
-3~20 |
曝光模式 |
AUTO、SCN、創意濾鏡、FV、P、S、A、M、B、自訂拍攝模式C1/C2 |
AUTO、SCN、創意濾鏡、FV、P、S、A、M、B、自訂拍攝模式C1/C2/C3 |
常用 ISO 感度 |
100~102400 |
100~102400 |
擴展的 ISO 感度 |
50 - 204800 |
50 - 204800 |
曝光補償 |
±3 |
±3 |
減少閃爍 |
支援 |
支援 |
減少高頻閃爍 |
支援 |
支援 |
DR 修正(動態範圍修正) |
2 個檔位 |
2 個檔位 |
#4 自動對焦比較
AF 性能方面,佳能並未亮刀。
帳面上, EOS R8 與 EOS R6 Mark II 並駕齊驅。
自動對焦 |
EOS R8 |
EOS R6 Mark II |
AF 系統 |
Dual Pixel CMOS AF II |
Dual Pixel CMOS AF II |
自動對焦點(相位差檢測) |
1053點 |
1053點 |
自動對焦點(對比度) |
4897 |
4897 |
光束對應 AF |
F22 (f/22) |
F22 (f/22) |
覆蓋區域 |
最大100×100% |
最大100×100% |
測距亮度範圍 |
EV-6.5~21 (測試條件: f1.2鏡頭、中央測距點、單次自動對焦、室溫、ISO 100) |
EV-6.5~21 (測試條件: f1.2鏡頭、中央測距點、單次自動對焦、室溫、ISO 100) |
對焦模式 |
單次拍攝、伺服 、AI對焦 |
單次拍攝、伺服 、AI對焦 |
對焦區域模式 |
全區域、 |
全區域、 |
臉部檢測 |
支援(頭部) |
支援(頭部) |
眼睛檢測 |
支援 |
支援 |
可自訂的追蹤特性 |
主體追蹤、速度變化追蹤、Case 1~4、Case Auto |
主體追蹤、速度變化追蹤、Case 1~4、Case Auto |
被攝物檢測功能 |
EOS iTR AF X、人類(眼、臉、頭、身體)、動物(狗、貓、鳥、馬)、摩托車、汽車、飛機、鐵路 |
EOS iTR AF X、人類(眼、臉、頭、身體)、動物(狗、貓、鳥、馬)、摩托車、汽車、飛機、鐵路 |
MF 手動對焦輔助 |
對焦導引、手動對焦峰值(輪廓強調) |
對焦導引、手動對焦峰值(輪廓強調) |
Live View 放大率 |
大約 1.5-10倍 |
大約 1.5-10倍 |
#5 驅動能力比較
EOS R8 提供了電子控制的焦平面快門,它規格表上只標示電子前簾(第一快門簾),與電子快門。
在 EOS R8 內部,機械快門還是有的,它是搭配電子前簾一起運作之第二快門簾。
這個快門設計跟 EOS RP 如出一轍。
電子前簾的速度,EOS R6 Mark II 是雙倍快速。 連拍張數,也是 R6 II 領先。
驅動能力 |
EOS R8 |
EOS R6 Mark II |
機械快門速度 |
不可設定 |
1/8000~30秒 |
電子前簾快門 |
1/4000~30秒 |
1/8000~30秒 |
電子快門速度 |
1/16000~30秒 |
1/16000~30秒 |
閃光燈同步 |
1/200秒 (電子前簾) |
1/200秒(機械)、1/250秒(電子前簾) |
高速連拍 AF/AE 固定 |
6 fps(電子前簾)、40 fps(電子快門) |
12 fps(機械/電子前簾)、40 fps (電子快門) |
高速連拍 AF/AE 跟蹤 |
6 fps(電子前簾)、40 fps(電子快門) |
12 fps(機械/電子前簾)、40 fps (電子快門) |
連續拍攝的張數 |
40fps RAW 56張(SD UHS-I) |
12fps RAW 約 85張(SD UHS-I)、12fps RAW 約 110張(SD UHS-II)、40fps RAW 約 75張(SD UHS-II) |
低速限制設置 |
相容, |
相容, |
預連續拍攝功能 |
RAW Brust |
RAW Brust |
多功能熱靴座 |
支援 |
支援 |
自拍 |
2/10秒 |
2/10秒 |
#6 電子取景器/顯示器比較
電子取景器,兩者之間有 100 萬點的等級差異。
0.39" OLED & 2.36 MP 點數,跟 EOS RP 是一樣級別的。
電子取景器/顯示器 |
EOS R8 |
EOS R6 Mark II |
電子取景器規格 |
0.39" OLED |
0.5" OLED |
取景器解析度(萬點) |
236 |
369 |
眼點/視點(mm) |
22 |
23 |
最大取景器放大率 |
0.7 |
0.76 |
屈光度調節範圍 |
-4~+2m-1 |
-4~+2m-1 |
影格率/幀率 |
60/120fps |
60/120fps |
顯示器形式 |
TFT 彩色 |
TFT 彩色 |
顯示器解析度(萬點) |
162 |
162 |
顯示器尺寸 |
3.0型 |
3.0型 |
可動方式 |
可變角度 |
可變角度 |
觸控螢幕 |
支援 |
支援 |
#7 錄影/拍片比較
EOS R8 在錄影方面有被拿掉一些項目,或降低了規格標準。
錄影/拍片 |
EOS R8 |
EOS R6 Mark II |
錄影方式 |
ALL-I、IPB(標準)、IPB(輕量) |
H.264/MPEG-4 AVC、 H.265/HEVC |
錄音方式 |
LPCM、AAC |
LPCM、AAC |
錄製格式 |
MP4 |
MP4、RAW |
4K |
~60p UHD、IPB ~340Mbps |
~60p UHD、IPB ~340Mbps |
FHD |
IPB ~270Mbp |
IPB ~270Mbp |
高速錄影/慢動作 |
FHD 180fps |
FHD 180fps |
影片裁切 |
無,相容裁切 |
無,相容裁切 |
連續錄影時長 |
最長 2 小時,4K 60p 30m、4K 30p 2H、FHD 30p 2H、FHD 180fps 20m |
最長 6 小時 |
內部記錄 外部輸出 |
4K 60p 4:2:2 10bit、相容HDR PQ 、6K / 3.7K RAW |
4K 60p 4:2:2 10bit、相容HDR PQ 、6K / 3.7K RAW,RAW12-bit Prores RAW 透過 HDMI port 外部錄製 |
縮時錄影 |
4K |
4K |
錄影功能 |
Dual Pixel CMOS AF II、人體檢測、動物檢測、緩和溫度上升、時間代碼、NTSC掉幀(Drop Frame)、語音備忘錄、斑馬、風切、衰減器、轉碼、垂直拍攝情報、裁切、呼吸效應修正 |
Dual Pixel CMOS AF II、人體檢測、動物檢測、緩和溫度上升、時間代碼、NTSC掉幀(Drop Frame)、語音備忘錄、斑馬、風切、衰減器、轉碼、垂直拍攝情報、裁切、呼吸效應修正 |
影片設定檔 Profile |
Canon Log 3、HDR PQ |
Canon Log 3、HDR PQ |
電子IS (電子影像穩定功能) |
相容 |
相容 |
#8 攝影/拍照功能比較
拍照功能差異小,兩者十分接近。
攝影/拍照功能 |
EOS R8 |
EOS R6 Mark II |
HDR攝影 |
支援 |
支援 |
多重曝光 |
2~9張,疊加、疊加&平均、比較亮合成、比較暗合成、支援 C-RAW |
2~9張,疊加、疊加&平均、比較亮合成、比較暗合成、支援 C-RAW、機能/操作優先、連拍優先 |
間隔攝影 |
拍攝時間間隔,次數 |
拍攝時間間隔,次數 |
包圍式曝光 |
AE/WB/焦點 |
AE/WB/焦點 |
其他功能 |
深度合成、數位增距 |
深度合成、數位增距 |
機身內 RAW 影像的顯影 |
相容,支援 HEIF→JPEG |
相容,支援 HEIF→JPEG |
鏡頭修正 |
周邊亮度校正、失真變形校正、DLO數位鏡頭優化(標準&高)、色差、衍射、呼吸(焦距偏移校正) |
周邊亮度校正、失真變形校正、DLO數位鏡頭優化(標準&高)、色差、衍射、呼吸(焦距偏移校正) |
顏色預設 |
8種 |
8種 |
自訂相片風格 |
銳利度7級、精細度5級、閥值(臨界值)5級、對比度8級、飽和度8級、色調8級、清晰度 |
銳利度7級、精細度5級、閥值(臨界值)5級、對比度8級、飽和度8級、色調8級、清晰度 |
白平衡 |
AWB 2種、日光、陰影、陰天、鎢絲燈、日光燈/白光管、使用閃光燈、使用者自訂、色溫(2500-10000K)、WB補償、AWB高精度化 |
AWB 2種、日光、陰影、陰天、鎢絲燈、日光燈/白光管、使用閃光燈、使用者自訂、色溫(2500-10000K)、WB補償、AWB高精度化 |
#9 介面比較
EOS R8 藍芽維持在 4.2,Wi-Fi 只有 2.4 GHz 可用。
R6 Mark II 則是高一階的設定。
介面 |
EOS R8 |
EOS R6 Mark II |
數位端子 |
USB 3.2 Gen2、UVC / UAC |
USB 3.2 Gen2、UVC / UAC |
HDMI端子 |
Type D |
Type D |
外部麥克風插孔 |
3.5mm |
3.5mm |
耳機插孔 |
3.5mm |
3.5mm |
遙控端子 |
E3 |
E3 |
無線遙控器 |
BR-E1 |
BR-E1 |
WiFi 無線網路 |
802.11b/g/n |
802.11b/g/n/a/ac |
Bluetooth 藍牙 |
4.2 |
5 |
GPS 全球定位系統 |
無內建,透過外部 GPS接收器GP-E2(另行購買)或智慧手機 |
無內建,透過外部 GPS接收器GP-E2(另行購買)或智慧手機 |
連線攝影(相機接電腦) |
EOS Utility |
EOS Utility |
電子水平儀 |
2軸 |
2軸 |
多功能熱靴座 |
支援 |
支援 |
#10 電源和機身比較
由於電池本身容量差異,拍攝張數有顯著差別。不過這是非戰之罪,因為 EOS R8 原本就是以輕巧為導向。
在防塵和防滴方面,EOS R6 Mark II 用料較優,但仍必須注意。因為佳能已有在網路上註記,它不能完全防止灰塵、污垢、水、鹽等進入相機。
EOS R8 的防塵和防滴構造示意圖。 (紅: 防水密封材料,綠: 高精度密合零件)
EOS R6 Mark II 的防塵和防滴構造示意圖。 (紅: 防水密封材料,綠: 高精度密合零件)
顯然,EOS R6 Mark II 防塵和防滴更為嚴密。
EOS R8 不支援垂直電池把手,但可相容 EG-E1 延展型手柄 (EOS R8,EOS RP 通用)。
電源和機身 |
EOS R8 |
EOS R6 Mark II |
電池 |
LP-E17 |
LP-E6NH (7.2V@2130mAh) |
電池把手/垂直握把 |
不支援。但可相容延展型手柄 EG-E1 (R8,RP 通用) |
BG-R10 |
USB充電 |
支援,PD-E1 |
支援,PD-E1 |
USB供電 |
支援,PD-E1 |
支援,PD-E1 |
拍攝張數 |
省電力: 約220張(觀景器)、約370張(顯示器)。順暢度優先: 約150張(觀景器)、約290張(顯示器) |
省電力: 約450張(觀景器)、約760張(顯示器)。順暢度優先: 約320張(觀景器)、約580張(顯示器) |
可支援攝影片時間長度 |
4K/IPB(標準) 59.94/50.00 fps:約40分鐘。 |
4K/IPB(標準) 59.94/50.00fps:約1小時20分鐘 |
機身材料 |
聚碳酸酯樹脂(外部)、鎂合金(內部框架) |
聚碳酸酯樹脂(外部)、鎂合金(內部框架) |
機身寬度 |
132.5 |
138.4 |
機身身高 |
86.1 |
98.4 |
機身深度 |
70 |
88.4 |
重量(包括記憶卡和電池) |
461g |
670g |
重量(僅機身) |
414g |
588g |
防塵和防滴 |
支援。雖然相機被設計為防塵和防滴漏,但它不能完全防止灰塵、污垢、水、鹽等進入相機。 |
支援,較佳密封性。雖然相機被設計為防塵和防滴漏,但它不能完全防止灰塵、污垢、水、鹽等進入相機。 |
工作溫度 |
℃~40℃ |
0℃~40℃ |
(註: 以上表格資料取材自官方網站或手冊,以及網路資源,已儘可能核對校訂。萬一原廠資料有修訂或更新,或內容發生誤植、錯誤......,有可能無法立即修正時,請以原廠正式資訊為準。)
尺寸比較。
以下圖片經由 CameraSize 輸出。
#f 心得與感想
EOS R8 的確有相當大進步,但好幾個規格項目與特徵顯示,不少設計理念是從 EOS RP 的 1:1 複製貼上的。
EOS R8 延續 EOS RP 的輕巧便攜全幅機路線,兩者在外形與尺寸上均十分相似。
此外,還有一個重點。EOS R8 與 EOS RP 都屬於 10 萬次快門壽命的產品定位。EOS R6 Mark II 為 40 萬次快門壽命 (EOS R6 則為 30 萬次)。
許多外表看不見的零件用料,莫不攸關成本與效能。這可以解釋,除了機身功能性差異以外,EOS R6 Mark II 定價會高一截的原因。
因此,雖然編號不一樣,但 EOS R8 是 EOS RP 的實質繼任者!
跟 EOS R8 同時發表的 EOS 50,其命名法顯示,CANON 已不再日本市場使用歷史悠久的「EOS Kiss」。此外,EOS R8 卡位之後,等於將 EOS RP 重新名了。EOS R 系統的編號等於一致化了。
在 EOS R6 Mark II 到 EOS 8 之間,EOS R 系統的開創者 EOS R 已經沒有位置了。看來「EOS R」 已達成階段性任務,R 系統的未來將交棒給新一代機型。
2023/2 超熱門文章推薦:
CANON
(來源: Canon,CR Canon Rumors,TNC The New Camera,CW Canon Watch,Asobinet,Digital Camera World,Nokishita,Digicame-info,PetaPixel,Nikkei Asian,Photorumors,BCN,SankeiBiz........網路訊息)
(資料來源: The New Camera、dpr、SA - SONYaddict,SAR - SONYalpharumors,SR - SONY Rumors,YMCM Y.M.CINEMA MAGAZINE,とるなら~写真道楽道中記~)
重要訊息 原廠支援! 全國最低價!
Title:CANON EOS R8與EOS R6 Mark II比較表【快速比較懶人包 規格差異有哪些?】
pixnet-1304 part 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