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真.開箱]旗艦下水禮! Sony Xperia XZ 曜岩黑之新機泡水實測 (含 Xperia XZ,Xperia X Compact USB Type C 及周邊推薦)
Sony 致力於防塵防水,是這領域的先鋒,Xperia XZ 為近期發表的當家新「旗艦」,屬 Sony Mobile 旗下第 21 款防水手機。本次在合作夥伴的鼎力支持下,開箱玩很大,特別來個下水禮。
這部手機的防護等級為 IP68 (Ingress Protection),可以承受在 1.5 公尺深的淡水中浸泡 30 分鐘,因此封面圖的情境算小意思,但可以一窺它的防水實力。請注意,雖然 Xperia XZ 是當今最強的防水手機,但因人為因素導致內部進水,不屬於保固範圍內 (請參考: Sony 網站的 IP 等級與防水和防塵須知事項) 。這種有風險的事,請輕輕鬆鬆參考我們的文章示範就可以了,強烈建議不要自行嘗試。
包裝盒以白色為基調,極簡清爽。盒頂上燙銀 XPERIA 隨角度呈現七彩變色,是一個亮點。
不知道你有沒注意到一個低調設計? 盒頂與右側有一個橫跨兩區塊,壓印的大 X。
(註: 封面照的鍋子是, Kitchen Art 不沾鍋,28 cm 平底深鍋)
(本文照片連結 Flickr 相簿,點擊照片可觀看高畫質照片)
型號與序號等資訊,貼於盒的前側。
這一款型號為 5.2" 雙 SIM 卡的 F8332。
主要的 12 項硬體特色,以小圖示方式印刷於盒底。 (詳細 Xperia XZ 規格表,請點擊此處)
以下五點,我認為最重要:
(1)三重影像感測技術的 23 MP 主相機
(2)Qualcomm 驍龍 Snapdragon 820 64 位元四核心處理器
(3)防水 IP58
(4)5.2 吋 Full HD 曲面玻璃顯示幕,Sony BRAVIA 技術
(5)USB Type-C
當然, 3GB/64GB、快充 QC 3.0 與藍牙 aptX 都是優點。
開箱囉!
Xperia XZ 放於最明顯的第一層。
下盒則跳脫白色,使用五彩繽紛的顏色,與手機預設的開機桌布風格類似。
新機正面的保護膜,從左下角掀開。
背面是另一張保護膜,一樣從左下角掀開。
上面有一張貼紙,提醒了兩件重要的事:
(1)「雙 Nano-SIM 卡」 或「單 Nano-SIM + Micro SD」,兩種組態只能二選一
(2)Xperia XZ 只支援 USB Type-C
Xperia XZ 與配件團體照,順時針方向依序為,手機本體、用戶指南(主要是介紹防水相關事項,建議必看)、使用手冊與 SAR 說明文件、USB Type-C 線材,耳機與充電器。
雖說是使用手冊,但實際只有薄薄一張只紙,詳細版 Sony Xperia XZ 手冊下載點,請點擊此處。
附送充電器為 UCH12,支援 Qualcomm Quick Charge 3.0 (左邊圖示) 和 MediaTek Pump Express Plus 2.0 技術 (右邊圖示),快充目的是讓你的手機充電幾分鐘就能再使用數小時。
為什麼會同時具備兩種標準? 因為 Xperia 家族不僅有搭配 Qualcomm CPU 的手機,亦有搭配聯發科 MediaTek CPU 的,這樣的充電器適用性更廣。
輸出有 5V、9V 與 12V。
USB Type-C 線材 UCB20。為了兼顧相容性,另一頭是 USB 3.1 Gen 1 (USB 3.0) Type-A。
Sony 原廠入耳式立體聲耳機麥克風 MH410c。
我最近有開箱它牌旗艦機,附送金屬製耳機,且連包裝盒都很注重。相較之下,Sony 提供這款會讓人感覺氣勢不夠強。
極簡造型。
揭開保護膜。
深色底的襯托下,機身正面的 5.2 吋康寧大猩猩玻璃顯得特別晶亮。
背蓋是首次採用與神戶鋼鐵 (Kobelco) 合作的鋁合金製品,名為 ALKALEIDO。 它增添表面質感之深度、光澤跟亮度,在光線投射下會依角度而產生色彩變化。
此款顏色名為「曜岩黑」(Mineral Black),靈感來自礦物的黑色。
背蓋之明暗變化相當耀眼,質感倍增。唯一要留意的地方是,還是有機會沾上指紋。
首次開機,來到 Android 桌面,作業系統版本為 Android 6.0.1。
從這個角度可清楚看見玻璃曲面,左右兩側的邊緣皆為圓弧狀。
手機左上角貼了一張 N 貼紙,這是用來標示 NFC 的感應區域。
手機頂部表面為髮絲紋處理,配置了 3.5mm 耳機孔與輔助麥克風。
主要的控制鍵被設計在機身右側,從上到下,為電源(含指紋辨識 & 截圖)、音量加減與實體快門鍵。
機身右側的重點為 SIM 與 MicroSD 兩用卡槽。此處有防水設計,推到底塞緊就能保持密封。
對於日常防水,這是使用者唯一必須注意的,Xperia XZ 已經進化到只剩這個部份必須透過人工密封,耳機孔或 USB Type-C 都沒有也不需要塞子。
取出的卡片座,可支援「雙 SIM 卡」或「單 SIM + Micro SD」,二選一。
開機狀態下,若抽出卡片座,手機將暫停工作。待重新插回後,將自動重開機。
手機底部表面亦為髮絲紋處理,配置了 USB Type-C 接口與主麥克風。
Xperia XZ 引以為傲的主相機,集 G 鏡頭、Bionz 與 Exmor RS 三大技術於一身。
照片中主相機鏡頭之左邊,依序為雷射自動對焦感應器、RGBC-紅外線感應器與閃光燈。
(註: 照片中手機是順時針轉 90 度拍攝,所以標準持握時,感應器群實際上是在鏡頭的下面)
三重影像感測技術(對焦、距離、 顏色),讓相機在各種條件下,即使是不利拍攝的情況下,都能進行分析和調整,並拍出銳利、生動的照片。
這是全自動智慧模式,中午強光下的路邊小紅花。
秋高氣爽,藍天白雲下的天文科學教育館。
24mm 廣角鏡頭很適合拍攝大範圍風景,發色均衡漂亮。
廣角鏡頭讓遠方景物產生透視變形在所難免,手機的相機不能太苛求,把它當成一種效果吧。
請比較一下,上面照片是巴士正而大樓斜,下面這張照片則是左邊的樹為直的,其他都歪斜了。
底下這張朝天空拍攝的逆光照片, Xperia XZ 的處理相當不錯。
其他的模式包括手動調整 (M 模式)與場景控制,讓這部相機功能強卻容易使用,隨手一拍就取得好照片。
Xperia XZ 錄影性能不遑多讓,它內建智慧進階模式 SteadyShot 與全新 5 軸影像穩定功能,即便是特寫鏡頭模式或自拍模式,都能拍出更流暢的影片。當然,高解析度的 4K 錄影是它的標配規格之一。
只要提到 Sony 手機的三大核心性能 (相機、音樂與防水),使用者是不必懷疑的。
背面有一個雕刻的 XPERIA logo,透過微距鏡頭才有辦法看到細節。
新手機一買來建議做一些基本保護措施,第一件事為貼上玻璃保護貼。我與親友們都曾遇過手機遭受意外碰撞的經驗,幸好有保護貼捨己救機,否則修螢幕的代價太高。
這次搭配的是,Xperia XZ 專用款。
此玻璃保護貼為高透明度款,具備 9H 硬度,表面抗油與指紋塗層,很適合日常使用。
後面是貼膜步驟介紹,4 個動作就 OK。
取出的玻璃保護貼本體,內側面為保護膠片,安裝時請撕開它。
兩邊緣為曲面,與 Xperia XZ 完全吻合。
它的背膠沿著螢幕外緣四周繞一圈,有些民眾可能認為不足。但比起全背膠,它的貼膜難度大幅降低,所以非常好貼,人人都可 DIY。實際上黏著度不錯,日常一般使用是沒有差別。
套件內附送了乾濕紙巾與拔膜貼紙等工具。建議濕紙巾擦拭後,額外用衛生紙吸乾多餘液體,再用乾紙巾處理會更理想。
很容易對準貼上,一次就 OK,且密合度很好。
為 Xperia XZ 量身訂做,開孔位置正確。
左下角特寫,在微距下也看不出任何可挑剔之處,讚!
貼膜後,操作如常順暢,跟沒有貼一樣毫無問題。
第二個基本保護措施是裝一個手機保護殼。
Airpillow case 氣墊空壓殼,Xperia XZ 專用款。
產品屬彈性軟質,特色為安裝後在機身四周形成一圈空氣緩衝區,能提供更好吸震力。
本身是一個半截式的套子。
背面的情況,該有的孔洞都已預留好。
熱彎曲屏系列保護貼 + Airpillow 保護殼,全部合體之正面照。
背面照。
手持的情況,正面。 最容易受傷的手機 4 個角,現在有很好的保護
手持的情況,背面。
也許有些網友會認為透明塑膠殼有廉價感,其實裝上去還不錯,簡便實用。
當然加上保護殼後,ALKALEIDO 的質感無法彰顯。幸好這殼好拆好裝,你可以套這保護殼放入包包內,不必擔心可能的碰撞與摩擦。抵達目的地再拆殼,然後在眾人面前好好地秀一下漂亮的 Xperia XZ!
另一個推薦的週邊是 Topcom TC-Q210 充電器,支援 QC 2.0 與 QC 3.0,此產品搭配一條 USB Type-C 線材。
重量只有 30g,屬於輕巧型設計。
USB 插槽在側面。
尺寸為 55 * 38 * 20 (mm)。
該有的 QC 規格都有,支援 5V 2.0A、9V 1.8A 與 12V 1.5A。
當作 Xperia XZ 的第二顆充電器很合適,原廠的放家裡,買一顆 Topcom 放公司或工作室,不必再帶來帶去。
一般的 USB Type-C 線材,只使用一般塑膠皮包覆,接頭尾端銜接處常常是故障點。就算 Apple 的原廠線材也有使用壽命,有斷過好幾條的經驗。
這條編織線 USB Type-C,強韌度比一般膠皮線好太多,質感完勝,品味出眾。如果你不希望 USB 線常常換,膠皮線就不必再考慮了。
這一邊是 USB 3.1 Gen 1 (USB 3.0),藍色頭。
另一邊為 USB Type-C。
充電測試,過程同時用 USB 電錶與專業電度計 (博計電子 2045J) 觀察。
Sony 原廠變壓器 + 原廠 USB 線材,於 QC 9V 運作。
Sony 原廠變壓器 + 編織線,充電效能相近。
Topcom 變壓器 + Sony 原廠 USB 線,充電效能沒有差異。
Topcom 變壓器 + Topcom 贈送的 USB 線,看不出充電效能有不同處。
這是多插孔充電器,PowerFalcon Quick Charge 2.0 4 Port (3+1) 快速充電器,(Model PS25W5-ACF2)。
家裡有多個手持裝置或需要複數 USB 充電器,用這一個可以一次搞定,方便又省空間。 (詳細測試報告,請參考這一篇: [真.開箱]PowerFalcon QC2.0快充USB充電器之終極測試!(USB多孔充電器,寶可夢必備 25W高輸出 1個抵4個 4部手機同時充電 QC 2.0)。
說好的「旗艦下水禮」呢? 當然沒忘記。 接下來就要進入這個重要的議題了!
底下照片是 SIM + MicroSD 卡槽特寫,以往常見的試紙,現在看不到了。針對這疑問請教了 Sony 原廠人員,確定 Xperia XZ 的設計在外部已沒有試紙了。
卡槽內三個藍色點不是試紙,它只是一個型號識別卡,可以拉出來查看 (請用迴紋針之類鉤出來)。
卡片座內側特寫,可以看出它與槽口的形狀是完全吻合的,且有安裝一圈橡皮圈。
防水的祕密就是橡皮圈,卡座取出來難免會沾黏一些衣服的棉絮或纖維之類。問題是平常不仔細觀察,是不會注意到,這是近攝,所以節細一清二楚。這些都要移除,特別是體積大的線頭或棉絮,以免在不注意下影響了密封度。
橡皮圈有使用壽命,就算專業潛水表也一樣,請依 Sony 原廠建議,定期更換橡皮圈或檢驗全機氣密防水性。
基本上,新購買的 Xperia XZ,只要把卡片座之外蓋完全蓋好,就不必擔心進水問題。
Xperia XZ 最強的是,其他地方都不必讓用戶操心,包括手機頂部的 3.5mm 耳機孔與輔助麥克風 & 機身右側的電源鍵、音量加減鍵與實體快門鍵。
以及底下照片中,手機底部的 USB Type-C 接口與主麥克風。
所以 Xperia XZ 防水唯一要注意的是,Sim 卡座外蓋必須完全蓋緊,這很重要但我不必講三遍,因為鑫部落的讀者都很 smart。
下水禮 1 秒前。
雖然對 Xperia XZ 有信心,但最後一刻難免胡思亂想,畢竟是剛買的 2 萬多全新手機!
很想再確認一次合作夥伴,需要玩這麼大嗎?
想歸想,還 是 讓 它 下 水 吧!
微波蕩漾,Xperia XZ 水中游。
泡在水裡,看似一切安好! 蠻奇妙有趣的景色。
觸控螢幕在水裡無作用,原本想用它的實體鍵拍些水中照片,不過原廠提醒,水中禁止操作手機(包括相機)。萬一有個閃失,變成鐵達尼,就不好玩了。
比起全身浸泡水中,這些水滴是小巫見大巫。
現在你知道 Xperia XZ 的防水性能,在雨中請繼續講電話!
就算是記者必須在颱風中出勤,狂風及傾盆大雨中,拿著它都不成問題的。
這一次是特別、有趣的開箱,不僅見識到 Xperia XZ 的強大與獨特性,也體驗到許多適合它的週邊,希望大家喜歡!
文中提到的週邊產品, 連結如下:
(1)Xperia XZ 滿版貼膜
http://24h.pchome.com.tw/prod/DYAH6A-A9007KXCX
http://24h.pchome.com.tw/prod/DYAGCJ-A9007KXE1
(3)USB Type C 充電組 (Topcom & 線)
http://24h.pchome.com.tw/prod/DSAO5A-A9007KXCD
(4)USB 3.0 Type C 編織傳輸線
http://24h.pchome.com.tw/prod/DCACKM-A9007KXFQ
謝謝閱讀,Thank you! 敬請持續關注 鑫部落。 心經營! (http://newguest88.pixnet.net/blog)
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,歡迎到鑫部落粉絲團幫我們按讚(直接點擊此處 or 下面連結 or 左側欄),感恩!
合作信箱: mandy.sun@msa.hinet.net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Title:[真.開箱]旗艦下水禮! Sony Xperia XZ 曜岩黑之新機泡水實測 (含 Xperia XZ,Xperia X Compact USB Type C 及周邊推薦)
(pixnet-0394)